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31周(2025年7月28日—8月3日)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数据显示:
副流感病毒位列全国门急诊和住院急性呼吸道病例阳性检出率的前三名,婴幼儿、青少年和老年群体是该病主要感染对象。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大名鼎鼎的流感病毒大家都知道但对于“副流感”——听起来像是流感病毒的亲兄弟到底是什么病毒呢?
今天来详细聊一聊
什么是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全称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s),是1956年科学家首次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副黏病毒科单链RNA病毒,共4个血清型(HPIV-1、HPIV-2、HPIV-3和HPIV-4)。
HPIV-1
HPIV-1是引起急性喉炎(尤其是喉头炎和气管炎)的主要病毒。容易引发类似哮喘的症状,导致儿童出现嗓音沙哑、咳嗽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引发喘息和呼吸急促。
HPIV-2
与HPIV-1相似,HPIV-2同样引起急性喉炎,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喘息等。
HPIV-2相比HPIV-1传播性较弱,但对儿童的危害性依然存在。
HPIV-3
HPIV-3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病毒之一。它通常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对婴幼儿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威胁较大。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咳嗽、呼吸急促和喘息,严重时需要住院治疗。
HPIV-4
HPIV-4较为少见,通常引起的症状较轻,多表现为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症状、喉咙痛和轻微的咳嗽。
目前,流感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而人副流感没有特定疫苗和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病原检测确认感染病原体类型,进行对症治疗。
它和流感有关系吗?
流感和人副流感虽然名字相似,但其实,他们连“近亲”都算不上,是由完全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两种疾病。
图源:上海疾控
副流感是新病毒吗?
并不是,副流感病毒(PIV)其实是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成人中都很常见。
虽然很多朋友近两年才知道它,但是超过90%的成人体内都有其抗体。
副流感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而感染。
密切接触:病毒也可能附着在物品表面(如患者的手、玩具、门把手和衣物等),如果正常人的手接触了感染者或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物品,再触摸口鼻或眼睛,即可感染HPIVs。
高风险场所:HPIVs很容易在家庭内进行传播,在封闭的场所(如幼儿园、医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较易发生副流感病毒暴发流行。
副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能存活多久?
1. HPIVs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不强,对高温和消毒剂比较敏感;
2. 高温(65℃)加热、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性;
3. 物体表面一般可存活2—6小时,温暖潮湿的环境可延长病毒存活时间,多孔表面(如衣服织物)比光滑表面(如桌子、玩具)更利于病毒存活。
4. 肥皂水、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接触几分钟,也可有效杀灭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的主要流行季节?
副流感病毒的四个血清型在全年均可发生,并在不同季节流行。
HPIV-1型和HPIV-2型感染通常呈交替流行,HPIV-1型感染主要在秋季和初冬;
HPIV-2型感染常出现在间隔一年的秋季,但其检出率较低;
HPIV-3型感染最为常见,通常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流行;
HPIV-4型感染通常无显著的季节性,且多为散发,且很少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
副流感病毒怎么传播?
和多数呼吸道病原体一样,副流感病毒也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可经飞沫(如咳嗽)、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如流涕、痰)传播,其潜伏期为2-6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人发病率低,但可作为传染源,把病毒传给孩子。
副流感病毒感染后有什么表现?
副流感病毒感染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咳嗽、喘息(⭐划重点)、发热、流鼻涕、声嘶、咽痛。
感染多从鼻和口咽开始,但2-5天后有可能会延伸至下呼吸道并达到复制高峰,即病毒数量会达到最多。
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部位、病毒载量、病毒型别,以及宿主自身免疫等因素。
在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
超过50%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30%~50%会并发中耳炎(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就医);
大约15%的感染涉及到下呼吸道,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在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病例中,副流感病毒感染约占10-20%)。
如果孩子查出这个病毒,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个疾病——“喉支气管炎”,也叫作“哮吼”,在其病例中,副流感病毒感染约占60-75%。
喉气管炎可简单理解为感染导致患者气道变窄,继而使呼吸变得困难。
⚠️如果孩子出现下列表现,请及时就医:
声嘶(声音嘶哑)
犬吠样咳嗽(也叫作“空空声咳嗽”)
喘鸣(异常呼吸音,似于鸟叫或吹笛的哨笛音)
感染后如何治疗?
1、没有特效药
注意,抗流感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均对副流感病毒无效。
这种病毒目前还没有获得许可、有确切临床疗效的抗病毒药,也就是没有特效药。虽
然在体外研究中,利巴韦林可以抑制副流感病毒,但尚无对照试验证实其有益,故不推荐。
2、以对症治疗为主
副流感病毒感染通常为自限性,多数以对症治疗为主。
发热:引起不适时,可以口服退热药;另外要保证液体、能量营养摄入,以避免脱水。
流涕、咳嗽:清理鼻腔分泌物,1岁以上可口服蜂蜜缓解咳嗽。
急性喉气管炎:PIV-1及PIV-2感染后易引起急性喉气管炎,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即口服地塞米松或者雾化布地奈德/肾上腺素,重症喉炎可能需要住院。
虽是自限性疾病,但在“熬”过去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可能会很辛苦,有拿不准的情况及时就医。
会反复感染吗?
会。
副流感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不会维持很久,再次感染很常见。
但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再次感染的症状往往比初次感染轻,通常限于上呼吸道。
会引起腮腺炎吗?
不会。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PIV-2、PIV-4属于“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但并不会引起腮腺炎。
有疫苗吗?
目前暂无针对副流感病毒的疫苗上市。但对于造成的疾病负担最重的PIV-3,已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面对副流感病毒应如何科学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包括:
1.个人防护:
保持室内开窗通风。
外出时科学佩戴口罩,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
做好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触碰眼睛、口鼻等部位。
日常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
2. 感染后处理:
轻症患者(咳嗽、流鼻涕)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带病坚持工作和学习,一般7—10天即可自愈。
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持续高烧,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3. 照护患者的注意事项:
接触患者前后,一定要洗手或使用消毒剂消毒。
虽然副流感病毒患者不需要强制居家隔离,但建议患者和照护人员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
⚠️特别提醒: 目前正值HPIV-3流行高峰,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治疗!
婴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呼吸时鼻翼煽动;
发烧≥39℃持续24小时,烦躁不安或嗜睡;
喝水都呛咳,尿量明显减少。
※文章收集整理自网络:上海疾控&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筑梦新虹,公众号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