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秒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4|回复: 0

高温来了,中暑风险不可小视(内附预防及应对措施)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白银宝子
  • 打卡月天数:13
  • 打卡总奖励:2160
  • 最近打卡:2025-07-18 11:10:23

117

主题

26

回帖

31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3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的暑假已拉开序幕,与此同时,“高温杀手”也潜伏在每年的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虎视眈眈地盯着人们。

夏天“热死人”不是玩笑!尤其孩子们更容易中暑,有必要掌握儿童中暑的早期信号,及时处理。
图1.png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中暑?




1.产热多:儿童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单位体重产生的热量更多。

2.体表面积大:儿童单位体重对应的体表面积比成人大,对环境温度变化更敏感,在炎热环境下的热吸收率更高。

3.蒸发散热能力不足: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健全,皮肤汗腺未发育成熟,毛囊不能完全张开,散热能力较弱,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明显。

4.自主表达能力差: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无法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

5.补液意识不足:孩子们运动、玩耍时常常玩得忘乎所以,即使口渴了也想不起来喝水,更容易因为脱水而中暑。


儿童中暑的5个早期信号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需高度警惕:  


1. 异常烦躁或精神萎靡。平时活泼的孩子突然哭闹不止,或表现出乏力、嗜睡。  


2. 皮肤发红、发热但少汗或无汗。触摸孩子颈部或背部,若皮肤烫手且干燥,可能是重度中暑前兆。  


3.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中暑时身体会代偿性加速呼吸和心跳。  


4. 头晕、恶心或呕吐。孩子可能抱怨“头昏”或突然拒食、呕吐。  


5. 体温升高(≥38℃)。即使没有感染,体温也可能快速上升。


注意: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可能表现为“拒奶、持续哭闹、前囟门凹陷(脱水)”,需格外关注!



中暑的程度等级


1.先兆中暑

体温: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通常<38℃)。

表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2.轻型中暑

体温:体温往往明显升高,通常在38℃~40℃之间。

表现:除了先兆中暑提到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严重的还会出现脱水的表现,如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眼窝凹陷等。

💡先兆中暑与轻型中暑的应对措施:

1.尽快脱离高温环境,将孩子带到凉爽的地方,比如开空调的车内或室内;如果在户外,则找阴凉处。

2.解开不必要的衣物,给孩子扇风,以更好地散热。

3.补充水和盐分,可以选择饮用水、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含盐饮料(更推荐),但不要饮用含咖啡因或糖分过高的饮料(如果家长也中暑了,不要饮用含酒精的饮料)。需注意的是,不要一次性让孩子喝下大量的纯净水或白开水,避免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

先兆中暑和轻型中暑通常不会出现意识障碍和器官损伤的情况。

采取措施后,先兆中暑通常较短时间内可恢复,轻型中暑通常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若症状持续不改善或有加重,应及时就医。

3.重型中暑——热痉挛、热衰竭

重型中暑按严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痉挛,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肌肉疼痛,常常发生于小腿、手臂、腹部、背部,通常和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电解质流失有关。

热衰竭,是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可以表现为体温升高(通常不超过40℃)、大量出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变快,甚至会出现晕厥,但精神状态可迅速恢复正常。
  

热痉挛、热衰竭需要及时干预,否则容易发展成最凶险的热射病。

💡应对措施:


在轻型中暑应对措施的基础上,还可以往孩子身上喷洒凉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洗凉水澡),借助风扇或空调来扇风;

严重情况下可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放置冰袋或凉毛巾

总之,让孩子能尽快散热。

大部分热痉挛及轻度热衰竭患者进行上述处理后,症状能够缓解。

⚠如未缓解,或者发现时症状已经很重了——伴随脱水或精神状态改变(如轻度意识模糊),那么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避免演变为热射病。

4.重型中暑——热射病

体温:体温通常超过 40℃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意识模糊,难以清晰思考,出现幻觉(看见、听见不存在的画面、声音),行走困难,癫痫发作,昏倒

其他表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呕吐或腹泻,肌肉痉挛或无力

💡应对措施:

🚑立即呼叫救护车。一边等待救援,一边在现场采用应对热痉挛、热衰竭的措施来降低体温。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持续采取积极的降温措施。

⚠对于神志不清的患儿,不要让孩子喝水,也不要喂药,以免液体、药品被误吸进入气道引起窒息。

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需要尽快让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否则可导致死亡。

图2.png
图源:年糕妈妈


预防中暑:宝妈必会5招


1.衣着:


建议选择吸汗、速干、宽松的单层衣物,以尽量增大对流散热。


速干面料的衣物,比纯棉面料更有助于排汗;浅色衣物,有助于减少吸收太阳辐射。



2.补水:


科学补水外出时,每15-20分钟提醒孩子喝少量水(推荐淡盐水或椰子水或电解质饮料)。


避免含酒精、咖啡或糖分过高的饮料,因为此类饮品会进一步加重水分流失。


儿童还应避免大量饮用过凉的饮料,以免出现胃部痉挛。


3.出行时间: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待在室内。


尽量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户外活动,儿童在户外玩耍时最好待在阴凉处,可随身携带扇子或手持便携式小电扇。


调整户外运动强度,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让儿童单独待在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



4.车内绝对禁闭:


即使开窗,车内温度10分钟内可升至50℃!需要时刻谨记,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5.饮食调理:


夏天宜做“吃瓜群众”,吃西瓜、黄瓜、冬瓜等清热食物,避免油腻饮食。


小tips:如果计划到游乐园或景区游玩,可提前看看医疗室、游客中心的位置,出现不适时能及时寻求帮助。



※文章收集整理自网络:粤妇幼&健康西安&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公众号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秒秒测论坛 ( 京ICP备18013691号-2 )

GMT+8, 2025-7-24 05:51 , Processed in 0.1091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